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1.天津一汽让谁收购了

2.一汽夏利的离场,只是开始

3.夏利汽车的标志为什么是两个?

4.夏利是什么?一个汽车牌子?还是什么?另外夏利什么意思?

5.改行做铁路物资不再造车,一汽夏利彻底成为历史

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让谁收购了

       天津一汽被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收购。

       一直拖着没垮的一汽夏利终于有人接盘了。而接盘的是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布《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暨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资产重组后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5.40亿元。

       其中,博郡汽车以现金出资20.34亿元,持股比例80.1%;一汽夏利以经评估备案的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持股比例19.9%。

       天津一汽: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天津一汽丰田粜,洎头筿英文简称:TFTM)是国家商务部批准成立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出资方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外股比为50%:50%。

       天津一汽丰田成立于2000年6月,生产能力为年产42万辆。公司前身为2000年6月成立的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2002年6月“天一重组”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了“8·29”战略合作协议,将天津丰田纳入整体合作框架之中。2003年9月,正式更名为“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夏利的离场,只是开始

       夏利,这个陪伴了我们30多年,陪伴了我们接近两代人的名字,终于迎来了说再见的时候。

       近日,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的公告。其中,公司名称由“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而经营范围新增高铁设备、配件制造及销售、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销售等。

       结合名称和经营范围变化来看,天津一汽夏利这次应该不是换汤不换药,而是实实在在地与乘用车市场说再见了。也就是说之前的种种信息得到了验证。夏利,真的和我们说再见了。

虽然夏利现在落得了一个改名换姓的下场,但在几十年前,夏利可以说是当时的明星车企。故事还是得改革开放开始说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内改革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从广东、福建开始,随后几年国内的经济活力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钱了,自然想做点大事。1980年代,北京吉普和上海大众成为了当时唯二的合资厂商,那时候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相关的车型。但推出的这些车型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大,随之而来的价格、养护费用、用车成本都远超当时的国民承受范围。

       于是,在经过几轮谈判后,1984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夏利前身,下称天津汽车)和日本大发签订协议,大发向天津汽车转让微型面包车大发Hijet和微型两厢车大发Charade?1.0全套制造技术。

       那时候,天津汽车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避其锋芒,别人已经有成熟产品的领域自己不去碰,而是去寻找未开发的领域。所以微型车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刚引进的大发Hijet被当时的天津市长李瑞环命名为华利,而延后几个月引进的大发Charade被命名为夏利。这可以说是“夏利”这个名字的开端。

       只不过,虽然当时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国内的汽车市场还没完全成型,普通老百姓手里也没那么多钱,所以那时候汽车采购基本以公家采购为主,私人消费少得可怜。而且在生产初期,基本是以CDK方式进行,零件全进口,国产率极低,售价在10万以上,这样的价格在当时是非常夸张的。?

       所以哪怕当时销量表现是不错,但是产能利用率依然是比较低的。但从1987年开始,夏利车型的国产化率一直提高,相对应的是价格开始下降。但是,与夏利同期推出的长安铃木奥拓由于是合资形式生产,国产化进程较快,当夏利成本控制好的时候,南方地区的私人用户早已被奥拓占领。

       从生产方式选择来看,夏利当时选择引进全套技术而非合资的形式其实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但奈何合资这种方式是非常符合市场经济的,缺少话语权、送出市场但没获得技术等问题在当时来说并不算突出,再加之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绝对不能说好,所以纯靠自己摸索的夏利并没有很好地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

       往后,由于空间、价格、耐用、维修和用车成本低的因素,夏利及它的改款车型成功打入出租车市场,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都是以夏利出车为主。我想大多数人开始对夏利有认识的应该就是这时候开始的。

       1997年,天津汽车改为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只生产夏利产品,这时候,我们可以名副其实地叫它夏利了。随后生产的改款夏利TJ7130U配备了丰田8A四缸发动机,并且首次搭配了铝合金轮毂。也许是这时候开始,就埋了了和丰田合作的伏笔。?

       2000年,这应该是夏利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汽车厂家都将目标放在中国这片仍未正经开发过的市场,中国的汽车市场开始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

       而丰田也是有所准备,丰田将自己最新的小型车Platz拿到夏利生产。而夏利生产出来的车型叫夏利2000,除了两车车标和发动机不一样之外,其它几乎一模一样,但夏利这些操作却给自己设置了绊脚石。

       首先,夏利2000的价格比较贵,虽然整车技术有很大的进步,但外观比起同价位的捷达、桑塔纳来说并不出色。然后,夏利的口碑在夏利成为出租车的后期得到了损伤,夏利2000的这个名字也让消费者们以为这台车与以前的夏利同源,在市场认知上就明显没有优势。最后,当时丰田非常出名的VVT-i技术发动机没有引进,虽说当时人们买车更看重外观、内饰(现在其实也一样,只不过有了很大改善)这些看得见、能理解的东西而不是颇有技术门槛的发动机,所以后期营销也缺乏亮点。从那开始,夏利步入了泥塘,无法轻易动身。

       如果说2000年市场开放的时候虽然给了夏利当头一棒,但夏利还是有翻身机会的话,那2002年就是关闭了夏利翻身的一年。这一年,一汽集团、天津夏利重组方案通过多方谈判,夏利大多数股份转让给一汽,一汽获得了夏利的绝对控制权。

       重组的时候,预定的设想是一汽发力中型车、商用车等领域,而夏利(天津一汽)继续深耕小型车。但同年一汽与丰田成了合资公司后,一汽将资源、关注度都留给了合资公司,一汽丰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占领市场,夏利在当时的一汽集团内可以说不受重视。

       虽然和合并初期,推出了改款车型静雅,以及开发了属于夏利A系列的骏雅与绅雅,在配置、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合资品牌推出的产品相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2004年,夏利迎来了自己的第100万辆车下线。这时候夏利推出了夏利N3,外观内饰设计、整车配置依旧有很高的水准,并搭载了1.0L、1.3L发动机,前后独立悬挂。相比起夏利之前的产品,这款夏利N3的吸引力明显要大很多,2005年推出的改款产品在优化配置之后销量继续上升,刚上市的时候一个月就能获得超不多6000台销量。

       往后几年,N3系列成为了夏利的台柱,并且帮助夏利在2009年11月达成200万成就。这时候的夏利与之前一样,推出了夏利N5,虽然在机械结构上没什么变化,但更大的车身尺寸、更好看的设计、更丰富的配置都让N5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增。上市首月就获得了过万辆的销售成绩,我想这时候应该是夏利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2013年,夏利N7上市,这款跨界小车是夏利的一次尝试,同样的价格却能拥有一个更加个性的外观,那时候的确有很多人会喜欢这样的小车。只不过那几年,同样是其它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发力的几年,在新鲜度过去之后,夏利N7的销量很快就回落,后续的销售成绩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再往后那几年,虽然推出了骏派A70、骏派D60、骏派A50、骏派CX65等产品,但都不太出色。到2020年12月,夏利全部车型的月销量只有区区2400台。

       2018年往后,销量继续下跌,月销量还得打个对折。2019年之后,母集团各种转型改造,但夏利还是老样子,之前专精于小型车的它,在人们逐渐富裕之后由于各种限制没有扩大自己的产品线,推出消费者更喜欢的产品,被抛弃,已经成为可以遇见的结果。

       这并不是夏利不上进,这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因为同样专精小型车领域的长安铃木,在几经挣扎之后还是退出了市场。夏利和它的老对手,竞争多年,辉煌过、沉寂过,最终还是倒在了时代的转轮之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夏利汽车的标志为什么是两个?

       日前,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夏利”)发布了《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该报告明确了一汽夏利重组方案:一汽股份将其持有的一汽夏利的所有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昨日,一汽夏利发布公告宣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无条件通过,股票已于昨日复牌。

       一言以蔽之,一汽夏利将退出汽车行业,告别历史舞台。

       经各方协商且参考经国务院国资委评估备案的拟出售资产评估值,一汽夏利拟出售资产的交易价格确定为1元。业内分析认为,交易价格之所以定为1元与一汽夏利近年连年亏损的业绩有关。

       截至4月30日,一汽夏利本次拟出售的资产中,夏利运营的净资产为-18.6亿元,鑫安保险净资产为12.2亿元,夏利运营和鑫安保险17.5%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合计加总为-16.46亿元;负业绩让一汽夏利出售的资产难以获得高定价。

       伴随着一汽夏利的告别,困扰一汽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问题终于可以得到解决,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也能够更快一步。或许,一汽夏利最终将沦为一汽集团谋求整体上市的“垫脚石”。

       实际上,作为我国最早的家轿品牌,一汽夏利也曾辉煌一时。

       2002年夏利轿车出口美国,首开中国轿车出口的先河;2004年夏利成为第一个产销量过百万的国产品牌,连续18年拿下国内销量冠军。2011年,夏利(此时已变成一汽夏利)年销量达到巅峰的25.3万辆,营收额为99.54亿,创下品牌创立以来的年销量记录。

       但不久后,一汽夏利的命运便迎来转折点。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一汽夏利的销量出现下滑,之后下滑幅度持续扩大,直接导致业绩大幅跳水。

       从2013年开始,一汽夏利连年亏损。该品牌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亏损4.8亿元和16.6亿元。2015年,一汽夏利向一汽集团出售了动力总成制造部分相关资产、产品开发中心整体资产、以及天津市汽车研究所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26.96亿元的收益,勉强使得利润转正,顺利保壳。

       但是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从2014年至2017年,一汽夏利分别亏损了17.37亿元、11.82亿元、16.77亿元、16.66亿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多个城市提出了“更换夏利出租车”方案,这无疑对依赖出租车市场的夏利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彼时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涌现了一大波自主品牌,如长安、吉利、长城等。但是夏利并非没有把握住机遇跟上时代的步伐,车型更新换代滞后,技术和生产线也相对落后,导致逐渐衰落,淡出主流轿车市场。

       面对持续亏损的经营状况,一汽夏利的求生欲并没有丧失。一方面,一汽夏利连续变卖资产。

       毋庸置疑,卖资产保壳无异于饮鸩止渴,一汽夏利竞争力逐步丧失,一汽股份顺利拿走了动力总成和研发的优质资产。其中,被称为“利润奶牛”的一汽丰田也被一汽夏利分别以25.6亿元和29.23亿元的价格,分为两次转让给一汽股份。

       另一方面,一汽夏利选择与造车新势力合资,试图布局新能源发起自救。2018年9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即拜腾母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将其全资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汽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南京知行,股权转让价格为1元。

       去年9月,一汽夏利宣布以合资的形式,用5亿元资产和一汽夏利的造车资质换取与南京博郡汽车合资公司的19.9%股权,与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

       今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在车市寒冬中陷入困境,或离场,或挣扎。而打算借新能源自救的一汽夏利,因为合作伙伴拜腾汽车和博郡汽车相继陷入困境,希望破灭。

       一汽夏利的离场必然存在自身原因,但其实这也是整个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伴随着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分化正不断加速,“马太效应”凸显。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抓住消费新趋势,从“蒙着打”变成“瞄着打”的时候,粗放型增长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汽车行业洗牌将成为必然。而一汽夏利的离场仅仅只是开始。

       文/孙莉莉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夏利是什么?一个汽车牌子?还是什么?另外夏利什么意思?

       因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起成立了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夏利公司的前身是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1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重组协议,成立了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资料:

       车标含义:

       1、“天津汽车公司”的“天”字的标志;

       2、三条线构成“A”字的造型,表明天汽要创造第一流的产品;

       3、三条线组成抽象的立交桥造型,说明“夏利”汽车立于交通之本,驶于众条道路之间。

百度百科-夏利

改行做铁路物资不再造车,一汽夏利彻底成为历史

       夏利是一个国产汽车品牌。

       1986年9月30日,夏利以“ CKD ”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夏利下线,并且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奇迹!是国内最早进入家庭的主力车型之一。

       与中国改革的进程一起飞跃,夏利一直走着一条自主生产、自主研发更新、创中国人自有轿车品牌的自主道路,在18年中始终保持经济型轿车销量第一的行业领头人。

       2002年6月1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汽集团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企业正式融入一汽体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扩展资料:

       夏利发展历程

       1986年,天津一汽决定以CKD形式引入大发Charade车型,并命名为“夏利”。?

       1986年9月底,以CKD方式生产的第一辆夏利下线并上市,当时这款车的代号是TJ730。

       随后,天津一汽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到1993年底,天津一汽已经达到年产5万辆的能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和出租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夏利凭借其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以及低维修成本和相对便宜的价格,成为中国北方各地出租车市场的主力军。

       百度百科-夏利

       今年9月,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股份以1元价格被一汽收购,正式宣布品牌的终结。

       最近,*ST夏利(000927)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名称由“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则新增高铁设备、配件制造及销售、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销售等。从此“夏利”二字彻底变为了历史。

       1984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和日本大发汽车签定协议,引进微型面包车Hijet?850和微型两厢轿车Charade?1.0的全套制造技术。两年后,天津汽车以CDK进口散件组装整车的形式生产了Charade轿车,也就是夏利。

       虽然当时售价高达10万元人民币。但夏利凭借其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容易的维修和相对便宜的价格,成为了中国各地出租车市场的扛把子。所以整个90年代都是夏利的黄金时代,把微型车市场销量第一拿得稳稳的。

       进入千禧年之后,天津汽车还引进了丰田的NBC产品技术生产夏利2000,但当时还是有很多人误以为夏利2000与夏利有关,而且新车的外型高且"胖",实在难讨消费者的欢心。很快就败给了同价位的捷达和桑塔纳。

       随后天津集团和一汽集团联合重组,也就是后来的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管一汽真实的目的是什么,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还能拉了夏利一把。夏利的年产销也扩张至了20万辆。但繁华的背后不仅仅就是真的兴盛,也有可能是隐藏的危机,夏利也未能逃脱这个结局。

       从2013年开始销量不断下滑,12年销量18.5万辆,到了18年甚至低至2万辆。而自2019年6月起,公司2019年度汽车生产量仅为1,186辆,同比下滑81.40%;销售量为4,023辆,同比下滑93.69%,全年出现14.81亿元亏损。夏利曾经的辉煌已不在,一出好戏终将落幕。

       夏利一直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沦为了被抛弃的牺牲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点也没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